为进一步推进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本科教学改革,培养符合党和国家需要的优秀新闻传播人才,日前,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召开本科教学研讨会。与会教师聚焦当前面临的新形势、人才培养的目标转型、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等话题开展研讨。
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召开2022年本科教学研讨会
WilliamHill官方网站副校长徐雷、WilliamHill官方网站教务处副处长徐珂、孙兴文、苏葵、培养办赵军惠、实践办陈力奋等老师来到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全程听取了交流汇报,并和学院全体教师共同探讨本科教学相关话题。会议由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院长张涛甫主持。
直面时代呼唤
推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改革取得实效
WilliamHill官方网站新闻传播教育经过数代复旦新闻传播教育者的薪火传递,积淀了丰厚的经验和传统。但在新的时代语境和新闻传播场景中,需要进一步守正创新,积极回应时代之问、中国之问、世界之问,回应传播革命的挑战。
徐雷指出,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历史悠久,生源优秀。教学方面,勇于创新,之前推行的2+2培养方案,为今天全校范围内实行的2+X培养方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教材建设,传统深厚。新闻学教材的编写和修订在数代新闻人的薪火相传中从未中断。2019年10月,高校新闻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落户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
徐雷副校长为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本科教育改革提出建议
在新闻传播学科面临转型的背景下,徐雷特别强调守正创新的重要性,为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本科教育改革提出了五方面建议。一是培养体系再梳理。要发挥学院主观能动性,加强顶层设计,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重新梳理本科生培养体系,完善现有的2+X培养方案。二是教材建设抢先机。除了培养体系外,教材建设直接关乎人才培养质量。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应努力保持国内新闻传播学类教材研制与编撰排头兵地位,博采众长,完善教材体系。三是课程质量须创优。学院应分类打造、建设更多优质课程。四是分类培养要重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点,因此分层分类培养很重要。要集中力量培养更多新闻传播学科的精英人才,鼓励开设新闻传播人才的“精英班”。五是评价体系应创新。学院可试点创设新的综合能力素养评价体系,破除学生过分看重绩点的倾向,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张涛甫表示,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要举全院之力,推动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以教为本,为复旦新闻传播教育强基固本。本次本科教学研讨会围绕复旦本科新闻传播教学一系列问题,包括培养方向、定位、内涵框架和改革路径等作了系统探讨,形成共识。接下来,需要以扎实的行动,将构想落实到改革实践中,努力以丰实的成果彰显复旦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在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界的头雁风采。
张涛甫强调要以教为本,推动教育改革
加快教学改革
聚焦“价值+知识+能力”培养
副院长陈建云代表学院作了关于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本科教学改革总体框架与改进思路的汇报。他分析了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宏观背景,党和国家的高期待、新闻传播业界的新要求、新闻传播学科日益交叉融合和学生就业选择多元化的新趋势,为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提出新的命题。陈建云列举了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师资、专业、本科生数量、毕业去向等数据,介绍了目前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本科生教育概况,深入分析了当前学院本科教育中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思路。他表示,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将按照“价值+知识+能力”框架,重构本科课程体系和培养流程,着力培养主流化、数字化、国际化,适应全媒体时代要求的复合型、创新性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陈建云汇报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本科教学改革思路框架
四个一流本科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和传播学负责人分别进行了教学汇报。
新闻系主任窦锋昌在汇报中,首先介绍了新闻学专业90多年的悠久历史,也指出了新闻学专业教育所面临的挑战:社会需求从过去“专业化”新闻人才转变为“社会化”新闻人才;人才培养从对“单一”采写技能的训练转变为“全媒体”采写技能的塑造。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新闻学教育应当建立起复合教育的培养体系,积极拥抱新技术,推进学科融合,从“所谓无学”变为“非常有学”。
新闻系主任窦锋昌进行教学汇报
广播电视学系主任章平介绍了本专业在课程改革上所做的诸多有益探索,如增加影像理论厚度,加强影像实务训练,培养数字视听实践能力等。未来希望能进一步强化影像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教学体系,构造“教研组+工作室”联合体,将日常课程、暑期视听实务工作坊、工作室三块打通联动,运用业界力量建立弹性机制,努力积累具有复旦特色的影像品牌。
广播电视学系主任章平进行教学汇报
广告学系主任李华强围绕“教什么”“怎么教”,提出广告学专业教学转型设想:构建学界与业界对话和共识,课堂与社会实践无缝衔接,新老媒介叠加与共生,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莫比乌斯环”。通过开放课堂、教学沟通、国际交流、鼓励竞赛、双师制等措施,培养“专才+通才”,培养具有专业度、领导力和定力的商业传播人才。
广告学系主任李华强进行教学汇报
传播学系主任邓建国分析了传播学专业目前面临的社会深度媒介化、数字化的形势。在此背景下,传播学系在教学教研方面正在做出与时俱进的努力。传播学课程应整合和拓宽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中国性、时代性,突出数据化和国际化特色,着力提升传播学教学的整合性和应用性。将传播学课堂与政府和事业单位的传播事务部门对接,未来立足战略传播,集中传播资源为国家整体战略服务。
传播学系主任邓建国进行教学汇报
提升课程质量
新老传帮带弘扬教学传统
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三支“钟扬式教学团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团队、新闻实务教学团队及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教学团队带头人参与了研讨,并就团队课程建设情况作了汇报。
马凌代表马新观教学团队汇报。作为部校共建的重中之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贯彻和引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马新观课程通过翻转课堂,鼓励学生将所学与实际相结合,为新生打造了扎实的入学第一课。教学团队以马新观课程为核心,将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辐射到了其他多个课程中。
马凌代表马新观教学团队汇报
刘海贵代表新闻实务教学团队作了工作汇报。他指出,本科生教育对于一所大学十分重要,是教改的关键环节。刘海贵着重介绍了新闻实务教学团队如何发扬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优良教学传统,例如听课制、教研团队活动制以及老带小结对子制等,为教学改革创新“赋能”。在此基础上,团队提出“小五个一工程”,争取用三到五年时间将新闻实务教学推到更高的层次。
刘海贵代表新闻实务教学团队汇报
周葆华代表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团队进行了汇报。他结合丰富案例,介绍了“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核心的教学培养模式创新。具体包括跨学科融合的“知识-能力”体系的构建,依托“复数实验室”打造文科本科课程的实验室模式,以及“团队+工作坊”双轮驱动的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等。学生在课程中切实提升了数据采集分析与可视化的能力,作品累计获得了超过5000万的阅读量以及国内数十项知名奖项。
周葆华代表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团队汇报
WilliamHill官方网站2021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获得者邢梦莹、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副高组一等奖获得者沈玢分别就自己的教学经历和参赛经验作了工作汇报。邢梦莹结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要求,对自己的课程提出三个目标:以学为中心、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成果,同时反思了自己的不足和未来进步方向。沈玢分享了自己参加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比赛经历,从教授“广告学概论”课程时所面临的挑战出发,介绍了自己进行国际合作教学的尝试。
在会议的现场交流环节中,张志安分享了自己的交流感受。他认为,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的理论和实务教学都有优秀的历史传承,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未来本科教学会更加富有激情与创造力。
经过本次研讨,学院全体教师深刻认识到本科教学改革、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教师们将以更加锐意进取的态度切实投身于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学院将在现有基础上,群策群力,继续加大教改的力度,将改革构思落到实处,突显学院本科教改成效,加快实现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
文字|冯珊珊 艾梦佳
图片|卢栩人
编辑|高睿曈
审核|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