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下午,由市委宣传部、WilliamHill官方网站共同主办,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承办的“新时代的中国”2021年度国情教育系列讲座第六讲通过线上视频会议的方式举行。
北京冬奥组委副主席、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亚奥理事会副主席、国际奥协副主席、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为主题,为复旦、交大、同济、华东师大、上大、上外六所新闻传播学院的师生做讲座,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张涛甫主持了本次国情教育讲座。
于再清主席以中国队出战2021年休斯敦世乒赛开篇,以乒乓外交50周年为引子,讲述了我国乒乓外交的历史。随后,于主席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支柱与三种价值、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情况以及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关系等方面介绍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有关内容。
奥林匹克运动会分为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国际奥委会于2007年增设青年奥运会,奥运会与青年奥运会都是四年举办一届。夏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有28个大项,约300余个小项。北京冬奥会有7个大项、15分项、109个小项。于主席谈到近二十年来,各国申办奥运会的竞争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主要是奥运会能够给举办城市与其所在的国家带来诸多利益。近年来,许多国家领导人纷纷参与申办角逐,这一现象是奥运会申办的一个新特点。
随后,于主席分三个历史阶段讲述了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第一个时期是从1894年到1948年,这是中国人通过媒体初识和接触奥运会的阶段;第二个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9年,这是是中国与国际奥委会抗衡与斗争的阶段;第三个时期是1979年改革开放伊始至今,于再清主席称这是中国在国际体坛获取荣光与实现梦想的阶段,具体体现在中国于1990年首次举办了亚运会,并分别于2001年、2010年、2015年获得了奥运会、夏季青奥会和冬奥会的举办权。
在梳理了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史后,于再清主席总结说体育与国家的兴衰、民族的沉浮紧密相连,随着我国国运昌盛,中国体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成为国际体坛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最后,于主席还从冬奥竞赛场馆、疫情防控措施、赛会服务保障和新媒体技术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目前北京冬奥会的筹办情况,并对北京即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双奥之城”表达了期待与祝福。
鉴于目前疫情原因,本次讲座中六所院校的同学均通过线上视频平台参与讲座,于主席与六所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有关北京冬奥会筹备工作的相关问题。除六校师生线上参与此次活动外,本次讲座内容也刊登在新民晚报12月1日体育新闻版面。
听他们说
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2021级专业硕士生 周雨旸
今天,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北京冬奥组委副主席于再清为我们进行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讲座。于主席联系时事,开场讲述中美乒乓外交的往事,深入浅出地表达了体育运动与体育外交的紧密关系。奥林匹克运动渴望通过体育的教育价值为人类和平的未来做出贡献,目的是促进和平、相互理解和表达善意。中国从奥运历史零的突破,到如今两度主办奥运会,这背后是我国综合实力提升的体现,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也是一代代中国体育人、领导人努力的结果。我们进行传播工作时,不仅要关注到当下体育盛事的精彩,更不能忘记历史上我们的辛勤付出与奋力拼搏。
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2021级专业硕士生 李皓云
于主席以“乒乓外交”为引子,从历史的、世界的角度为我们介绍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支柱、三种价值、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情况、中国申办奥运会的经历及目前北京冬奥会的筹办进展。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于主席所说的奥运和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体育与国家兴衰、民族沉浮有着密切关系。不管是“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推动中美关系的改善,还是2008年中华圆梦奥运,这都和中国国力增强、国家话语权分量加重息息相关。最后于主席表示北京即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双奥之城,我也非常期待运动员们在双奥之城各个场馆中的精彩表现。
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2021级专业硕士生 陈雨珺
于再清副主席剖析了50年前乒乓外交如何成为中美建交的转折点,让我们感受到体育竞技和体育事业之于大国形象和国际关系的重要性。通过于主席的亲身经历和讲解,我也对国际奥委会等组织的性质、结构和实践,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有了更深的认识。即将到来的冬奥会,是中国展示能力和担当的平台,也期待北京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双奥之城,能够成为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的中心,传递相互尊重、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让奥林匹克运动和世界文明相向而行。
文字丨李皓云
图片丨冯茗铭
编辑丨雷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