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上海科技馆20周年口述历史活动启动会暨采写培训会在上海科技馆举行。上海市委宣传部部校共建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办公室主任孙卫星,上海科技馆党委副书记鲁军,上海市出版协会理事长胡国强,新民晚报编委、高级记者姚阿民,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张涛甫,院长助理张殿元教授,学工组长王懿出席启动会。参加启动会的还有上海科技馆口述历史人和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学生记者近60人,“口述科技馆历史”活动于当日顺利开展。
据上海科技馆党委副书记鲁军介绍,上海科技馆是唯一同时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科技类博物馆。鲁军副书记表示,在上海科技馆20周年馆庆之际,为更好地传承科普使命,弘扬科技馆精神,切实记录“深耕科普 厚植创新”全过程,馆党委决定开展馆庆20周年“口述科技馆历史”活动。
上海科技馆确定了30位口述历史人,并邀请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学生对30位口述人进行采访,力图从不同的视角客观记录和全面反映建馆以来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故事,真实反映科技馆创新发展中的新思想、新方法、新实践,更好地传承科技馆精神,传播与弘扬科技馆人的精气神、正能量。
上海市委宣传部部校共建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办公室主任孙卫星表示,我们身处互联网新媒体非常活跃的环境下,传播环境有所变化,但图书仍然承担着重要的传播功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启动口述历史活动,目的就是留下重要而宝贵的记忆,留下科技精英珍贵的精神财富,为上海科技馆的事业留下精彩发展的篇章,同时也为新闻学子提供有益的实践机会。
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党委书记、执行院长张涛甫表示,上海科技馆以及上海科技界在过去20年为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于普通公众来说,科技是较为专业的领域,所以对顶尖的专业知识、业内专家等的了解不多。这就需要有一种力量——新闻工作者,需要我们的媒体、媒体人把20年来科技馆的变革与创新,尤其是在上海这座城市背后科技馆工作者们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以口述史的方式记录下来,分享给公众。张院长强调,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的同学应磨炼“刀背”和“刀锋”两种不同的能力。刀背的能力,就是基础的思维和厚积的储备;刀锋的能力,就是术业有专攻,在某一个专业、某一个点上特别突出,希望新闻学子能通过这个项目的实践提升综合素养。
次“口述科技馆历史活动”由上海科技馆与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合作开展。暑期中,王懿老师带领学生工作组面向全院学生进行了招募,与科技馆对接后,最终31位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的学生与30位口述历史人顺利形成了一对一、多对一的对接。
本次启动会进一步明确了“口述科技馆历史活动”的意义与价值,正式启动了口述历史活动的采访与写作工作。会后,WilliamHill官方网站新闻学子立即开始采访工作,并将形成文字、图片、视频等相关记录,推动相关书籍的撰稿出版,为上海科普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文字丨谢似锦 欧柯男
图片丨曾庆怡 魏雨田 刘一鸣
编辑丨孙欣然